專業親切的微笑守護者_黃景謙牙醫師

現任八里世家牙醫院長,致力打造舒適專業的看診體驗。專攻全口植牙重建、貼片美白與牙周雷射,讓你笑得自然又有型!

黃景謙牙醫師

黃景謙牙醫師

駐站專家 25-34歲 混合偏油

專業親切的微笑守護者_黃景謙牙醫師

現任八里世家牙醫院長,致力打造舒適專業的看診體驗。專攻全口植牙重建、貼片美白與牙周雷射,讓你笑得自然又有型!
人氣
1148
粉絲
0
追蹤中
0
發佈
220
我的社群
INSTAGRAM LINEVOOM YouTube TikTok 部落格
一般兒童乳牙蛀掉真的需要補嗎?不是會換牙,會影響恆牙嗎?|兒童塗氟與蛀牙預防篇

一般兒童乳牙蛀掉真的需要補嗎?不是會換牙,會影響恆牙嗎?|兒童塗氟與蛀牙預防篇

你是不是也聽過這句話:「乳牙反正會掉,不用補啦!」聽起來很合理對吧?但其實這個觀念早就被牙醫圈「打槍」無數次了!因為乳牙蛀了不補,恆牙可能也會遭殃!


乳牙蛀掉真的要補嗎?當然要!

雖然乳牙只是「暫時性角色」,但它的責任非常重大。不只是幫助孩子正常咀嚼、發音,更重要的是:它會幫恆牙指引正確的生長路徑。

如果乳牙蛀掉沒處理,細菌可能會穿過蛀牙進入牙髓,進一步感染牙根、甚至延伸到乳牙下方正在發育的恆牙胚。這會導致:

• 恆牙萌發位置異常

• 恆牙結構受損

• 牙齒排列混亂或咬合不正

• 嚴重可能影響恆牙外觀

簡單說,小小乳牙蛀洞,會變成恆牙一輩子的問題!


怎麼預防孩子乳牙蛀牙?

除了刷牙習慣要從小培養,還有一個超重要的關鍵武器,兒童塗氟!塗氟是牙醫院常見的預防性治療,醫師會根據孩子年齡與蛀牙風險,使用適合濃度的氟,幫助強化牙齒表面、預防蛀牙。


通常建議每 3~6 個月塗一次,比單靠含氟牙膏刷牙還有效!搭配日常正確刷牙,讓孩子從小就建立「不怕看牙醫」與「守護牙齒健康」的觀念。

台灣自來水沒加氟,氟的攝取更重要!補充一個小知識:台灣自來水沒加氟,所以孩子日常幾乎無法靠喝水攝取氟化物,這也讓塗氟與使用含氟牙膏變得更關鍵。

爸媽們別再誤會:「氟會中毒嗎?」在牙醫師操作與建議用量下,是安全且有效的,不會導致氟中毒或氟斑。


別再小看乳牙蛀牙了,它是影響孩子一生美齒關鍵!如果你發現孩子的乳牙有蛀洞、變色或抱怨牙痛,請不要猶豫,趕快帶去看牙醫!

記住這句話,乳牙只是會換,不是可以壞!

吃東西要取下「隱形牙套」? 如果長時間不戴會不合嗎?|隱形牙套篇

吃東西要取下「隱形牙套」? 如果長時間不戴會不合嗎?|隱形牙套篇

很多人開始戴#隱形牙套 後,會有個誤解:「我今天有戴一下,應該OK吧?」但真相是,牙齒根本沒時間乖乖移動!

不戴夠時數,小心「牙套戴不下去」!隱形牙套的設計,是根據你的牙齒移動進度,每2~3週換一副,每副都精密計算「這週要把哪顆牙往哪推」。

但如果你這2週只戴了三分之一的時間,那牙齒根本還卡在原位,下一副當然戴不下去,甚至會出現:

• 配戴時異常疼痛

• 戴不進去

• 牙齒移動錯方向

• 嚴重甚至引發牙周病

所以不是你花了錢就會變美齒,是真的要戴夠時間!建議每天至少配戴20~22小時,除非吃飯或刷牙,不然請乖乖戴好。

吃東西不拿牙套?蛀牙找上你!

很多懶人會直接帶著牙套吃東西,結果是什麼?食物殘渣卡在牙套和牙齒中間,清潔不到位超容易蛀牙。而且牙套會被咬變形或破裂,影響整體療程。

所以正確方法是:

1. 吃東西前先把牙套取下

2. 吃完飯漱口或刷牙

3. 再把牙套戴回去

不只讓牙套壽命延長,還能守住牙齒健康!

結束療程別開心太早,還有「維持器」!很多人辛辛苦苦戴完牙套,結果幾個月後牙齒又歪回去!為什麼?因為「生物原位力」會讓牙齒慢慢彈回原本位置,這時維持器就超重要!

維持器是固定你辛苦調整後牙齒位置的關鍵武器,初期要天天戴,之後依醫師指示慢慢減少,否則真的「全功盡棄」!

小提醒,牙套期間也要定期看診

即使是隱形牙套,也不是戴了就放生自己~請每1~2個月回診一次,讓牙醫確認牙齒移動是否準確,有無蛀牙或牙周問題,確保你的#矯正牙齒療程順利進行。

總結來說,隱形牙套雖然比傳統牙套方便美觀,但也是有學問的:

✔ 吃飯要拿下來

✔ 每天戴滿時數

✔ 定期換新牙套

✔ 戴完要戴維持器

照做,才能放心追求你的美齒人生!

台灣的自來水有加「氟」嗎?日常的攝取量是否足夠呢?|兒童塗氟與蛀牙預防篇

台灣的自來水有加「氟」嗎?日常的攝取量是否足夠呢?|兒童塗氟與蛀牙預防篇

你有沒有發現,台灣小孩好像特別容易蛀牙?🦷

根據國內牙醫學會統計,台灣學齡前兒童蛀牙率高達6成以上,這不只是糖吃太多的問題,跟「氟的攝取」也有很大關係!

台灣自來水沒加氟是重點!

很多爸媽不知道,其實在美國、澳洲等國家,自來水裡會加「氟化物」,讓民眾從日常喝水就能補充微量氟,幫助強化牙齒、預防蛀牙。


但台灣自來水系統完全沒加氟!所以我們每天刷牙、塗氟,就變得更關鍵!那我們每天攝取的氟夠嗎?

以兒童來說,最主要的氟來源包括:

• 使用「含氟牙膏」刷牙(刷完不漱太乾淨讓氟殘留效果更好)

• 每3~6個月定期塗氟

• 含氟漱口水(較大孩子才適用)


一般來說,只要正常刷牙,搭配醫師的建議治療,氟的攝取量是足夠又安全的。

氟會中毒嗎?會不會太多?爸媽最擔心的氟中毒,其實發生率超級低,主要風險來自「不當吞食牙膏」,尤其是小孩當牙膏是甜甜膏吃掉,才有可能攝取過多。

但如果是正確使用含氟牙膏、醫師指示下塗氟,是不會有問題的。專業牙醫會根據孩子年齡、蛀牙風險、體重調整塗氟濃度,不必過度擔心。


兒童塗氟怎麼做?幾歲開始?

只要寶寶長出第一顆牙(約6個月大)就可以開始塗氟。醫師會根據牙齒狀況、蛀牙機率評估適合的濃度與間隔。大部分孩子建議每3~6個月塗1次,搭配含氟牙膏一起用,效果最佳!孩子牙齒健康,爸媽不能忽略氟!在沒有氟化水的台灣,我們只能靠後天努力把氟補起來。


所以別等牙痛才進牙科診所——記得從小建立塗氟與日常刷牙習慣,就是送給孩子一口健康笑容的最佳投資!

戴「隱形牙套」需要拔牙嗎?和傳統的牙齒矯正一樣嗎?差別是?|隱形牙套篇

戴「隱形牙套」需要拔牙嗎?和傳統的牙齒矯正一樣嗎?差別是?|隱形牙套篇

隱形牙套一定要拔牙嗎?別再誤會啦!🦷😅

現在越來越多人選擇隱形牙套來進行矯正牙齒,不只透明美觀、講話不尷尬、清潔方便,簡直是矯正界的時尚擔當💁‍♀️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也很多,最常被問的就是:「戴隱形牙套是不是就不用拔牙了?」


先說結論,不一定!而且不是戴什麼牙套決定拔不拔牙,是你的牙齒排列狀況決定的!

那為什麼有些人要拔牙?

簡單來說,矯正的核心目標是讓牙齒排列整齊、咬合穩定,同時提升整體的臉型比例與美觀。如果你的牙弓本身就很窄、牙齒擁擠,沒有多的空間去「讓牙齒動起來」,那就必須透過拔牙來「空出空間」。

無論是傳統牙套還是 #隱形牙套,只要牙齒沒地方移動,就會做不好矯正,甚至反而讓牙齒位置更亂、臉型變奇怪,這樣根本不 #美齒!


隱形牙套 vs 傳統牙套的拔牙考量有差嗎?

很多人以為隱形牙套就不用拔牙,錯!隱形牙套只是一種矯正「工具」,並不會改變你原本牙齒擁擠或咬合不正的狀況。如果醫師評估需要空間,還是會建議拔牙的~

只是隱形牙套的設計比較靈活,有時候可以透過輕微擴弓、推磨牙的方式「省下拔牙」,但這得看個人狀況,不是人人都適用!

那到底該怎麼辦?

關鍵就是,讓專業的矯正牙醫幫你評估!他們會根據你的X光片、臉型、牙齒排列狀況來判斷是否需要拔牙、要拔哪顆,並設計一套最適合你的矯正療程。


總結一句話:

不是戴了隱形牙套就一定不用拔牙!是否拔牙,關鍵在於你有沒有「空間」讓牙齒移動。

別再以為不拔牙就比較好,亂塞才會讓美齒變毀齒!

市售的含氟牙膏的含氟量就夠用嗎?需要再額外看牙醫「塗氟」嗎?|兒童塗氟與蛀牙預防篇

市售的含氟牙膏的含氟量就夠用嗎?需要再額外看牙醫「塗氟」嗎?|兒童塗氟與蛀牙預防篇

孩子愛吃糖就一定蛀牙?別擔心,「氟」來幫你!🦷✨

身為牙醫,常常遇到爸媽緊張兮兮地問:「我小孩超愛吃糖,每天也都有刷牙,為什麼還是蛀牙?」其實,答案常常藏在一個細節裡:刷牙方式不正確,或是忽略了「防蛀雙保險」的重要性,那就是含氟牙膏和塗氟。


第一道防線:含氟牙膏,每天用很重要!市售牙膏中的氟化物,能有效強化牙齒表面的琺瑯質,減少酸性物質對牙齒的侵蝕。但重點來了,必須是「正確使用方式」才有用!

例如:

• 刷牙時間要夠,至少2分鐘

• 刷牙後不要立刻漱口,讓氟停留在牙齒表面更有效

對小朋友來說,使用兒童專用含氟牙膏(根據年齡選擇適當濃度)是預防蛀牙的基礎。

第二道防線:塗氟治療,醫師幫你做!如果孩子屬於高蛀牙風險族群,

例如:

• 非常愛吃甜食

• 刷牙技術還不夠好

• 曾經蛀過牙

那麼建議每3~6個月定期讓牙醫進行一次塗氟。塗氟就是由牙醫將高濃度氟塗在牙齒表面,形成一層保護膜,讓牙齒更能抵抗酸蝕、避免蛀牙找上門。


很多家長會擔心氟會不會有副作用,其實只要「用對方式」就完全不用擔心。塗在牙齒表面的氟是安全的,真正會造成氟中毒的,是吃下大量牙膏(但正常刷牙根本不會有這種情況)👍

總結給爸媽的小提醒:

• 含氟牙膏天天用,幫孩子養成刷牙好習慣

• 每半年定期塗氟,提高抗蛀力

• 讓牙醫幫忙追蹤牙齒狀況,比等到蛀牙再治療划算太多!

別讓甜食毀掉寶貝的笑容,現在就從日常做起,一起守護孩子的牙齒健康吧!

網購DIY的隱形牙套有風險嗎?正規診所賣的隱形牙套差在哪?|隱形牙套篇

網購DIY的隱形牙套有風險嗎?正規診所賣的隱形牙套差在哪?|隱形牙套篇

DIY牙套真能省錢變美?牙醫想勸你三思!

最近在社群媒體上,常常會看到一些看似夢幻的廣告:「在家自己取模、線上訂製、價格便宜」,主打快速變美的 DIY牙套。但你知道嗎?這些看似簡單又便宜的方案,其實是用「牙齒健康」在冒險!真正的矯正牙齒療程,可不是戴個牙套就好那麼簡單。

在正式開始之前,牙醫會幫你做一系列的詳細檢查:

📷 拍攝口內外照,分析你的微笑曲線

🦷 拍攝X光,了解牙根與骨頭的結構

🔍 檢查是否有蛀牙或牙周病

🧠 分析你的咬合關係與顳顎關節健康狀況


這些都是為了量身打造一個最適合你的療程,不是隨便一套模組就能解決的事。這也是為什麼即使現在很多人選擇低調又時尚的 #隱形牙套,它仍然是經過專業醫師親自規劃設計的!

反觀DIY牙套,它就是一個「通用模板」的矯正裝置,不考慮你的個人條件,可能會造成一連串的問題:

• 牙齒鬆動

• 咬合錯誤

• 蛀牙牙周病惡化

• 顳顎關節障礙(會導致張口卡卡、咀嚼不適)

最慘的狀況是,原本想省錢,結果最後還得花雙倍時間與金錢去修復爛掉的結果😭

很多人以為戴完牙套就沒事,其實不然!正確矯正後還要配合「維持器」,才能維持牙齒的新位置。如果連療程都是錯的,更不用說維持了。

所以想要擁有自信燦笑與整齊的美齒,不該靠便宜快速的捷徑,而是交給專業來!


📌 小提醒:

• 戴牙套前要先評估整體口腔健康

• 隱形牙套是經過專業醫師設計的療程,不是隨便買來套上的商品

• DIY牙套風險高,可能導致牙齒更慘

• 正確配戴維持器是保持成果的關鍵

追求美麗沒錯,但請選擇對的方法,才不會賠上健康,得不償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