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平常有存錢的習慣嗎?還是早就想要開始存錢,卻一直找不到最適合自己的儲蓄方式呢?那請絕對不要錯過這篇文章啦~今天小編就要來分享10種超有趣的存錢方法,快挑一個自己喜歡的試試看,讓存錢變得更輕鬆、更有成就感吧~
存錢真的很重要!!因為它不只是要累積財富,更是一種面對生活不確定性的安全感來源與選擇自由。在擁有足夠存款的狀況下,不管是遇到突如其來的緊急狀況,還是想轉換跑道、追求夢想時,都能多一份底氣。不過,存錢雖然是一個很棒的習慣,但也不應該讓它成為壓抑生活的枷鎖,如果為了儲蓄而犧牲掉現在的生活品質,反而會失去存錢的初衷!最關鍵的,是要找到「存錢」與「享受當下」之間的平衡點,根據自己的現況,擬定一套實用又溫和的理財策略。畢竟存錢的本質,是為了給未來的自己更多的選擇、更大的掌控權呀~
▲存錢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。圖片來源:Pexels
制定存錢計畫最大的好處就是:讓存錢變得更有目標與方向,而不是漫無目的的存錢!有了明確的計畫後,你就會知道每個月該存多少、為了什麼而存、什麼時候可以達成目標⋯⋯這樣其實會更容易維持動力與紀律。擬定一套存錢計畫也能幫助你合理的分配資金,避免衝動消費,同時也會讓你對自己的財務狀況更有掌控感~有了具體的存錢計畫表與目標金額時,執行起來會更有效率,也會更容易養成長期的理財習慣,最終實現財務自由與自己的人生目標!
▲制定存錢計畫會讓儲蓄變得更有目標與方向。圖片來源:Pexels
「52週存錢挑戰」是最經典的漸進式存錢法!第一週存10元,第二週存20元,第三週存30元⋯⋯以此類推到第52週存520元,一年總共可以存下13,780元,是一筆不小的數目。如果覺得後期金額太大會有壓力的話,也可以採用倒序法,從520元開始往下遞減,前期存得多,後期的壓力也會比較小。這個存錢挑戰的魅力在於「循序漸進」,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就養成了存錢的好習慣,而且看著數字不斷的增長,真的會很有成就感耶~
▲「52週存錢挑戰」是最經典的漸進式存錢法。圖片來源:Pexels
準備3~4個透明罐子或是存錢筒,再分別標示「5元」、「10元」、「50元」等不同的硬幣面額,並在每天回家時,將身上的零錢按照面額分類,投入相對應的罐子裡。透明容器的好處是可以直觀的看到零錢累積的過程,尤其「50元」的硬幣罐很快就能看到明顯的成果!「零錢罐分類法」不僅能幫你收集平時容易忽略的零錢,還能培養分類整理的好習慣,一舉兩得~把罐子裝滿之後,那種收穫的快感真的超強,也會讓你更有動力繼續存錢呦!
▲「零錢罐分類法」可以收集容易被忽略的零錢,還能培養分類整理的好習慣。圖片來源:Pexels
「365天存錢法」絕對是一個充滿驚喜感的存錢遊戲!在365張小紙條上分別寫下1~365的數字,放入一個盒子或是袋子之中,再每天隨機抽取一張紙條,然後存入紙條上標示的金額。抽到「88」就存88元,抽到「3」就存3元⋯⋯以此類推。這個方法的有趣之處在於:每天都不知道要存多少錢,增加了不確定性與期待感!一年累積下來可以存到66,795元,是一筆相當可觀的金額!建議想要嘗試這個方法的朋友們,可以準備一個專用的存錢筒,也要記得在日曆上記錄每天的抽籤結果呦!
▲「365天存錢法」是充滿不確定性與期待感的存錢方法。圖片來源:Pexels
每當你想購買「非必需品」時,千萬不要急著買,而是要把原本會花掉的錢存起來,並在筆記本上記錄「今天沒買OO,省下OOO元」。「不買清單存錢法」能讓你意識到自己有多少衝動消費的念頭,同時把這些「差點花掉的錢」轉化為存款,一個月後再檢視清單時,你會驚訝的發現原來自己差點買了這麼多不必要的東西!這不僅是一種存錢的妙招,更是培養理性消費習慣的好工具,讓你重新、仔細的思考什麼是想要的、什麼才是真正需要的~
▲「不買清單存錢法」能讓你意識到自己有多少衝動消費的念頭。圖片來源:Pexels
把存錢當作是一款「RPG遊戲」來玩,設定不同等級的目標與獎勵,讓儲蓄就像是在闖關一樣!比如:存到1,000元可以喝一杯高級咖啡、存到5,000元可以看一場電影、存到10,000元可以買一件喜歡的衣服、存到50,000元可以安排一次小旅行⋯⋯每達成一個目標金額就是一次的「升級」,獎勵自己的同時也不會破壞掉整體的存錢計畫。這種「回合制存錢遊戲」的方式會讓存錢變得好玩,設定小獎勵來維持動力,還能避免讓存錢變成一件痛苦的事情呦!
▲「回合制存錢遊戲」讓存錢就像是在闖關一樣,非常好玩。圖片來源:Pexels
「食物替代存錢法」是針對日常飲食習慣進行小改變的存錢方式。比如:想喝手搖飲料時,可以改喝白開水或是自己泡茶,直接現省50-100元;想吃零食時改吃水果、把外食改成自己帶便當⋯⋯並將所有省下的餐費全部都存起來。這個方法的好處是雙重的,既能存錢又能改善飲食習慣,對健康與荷包都有益處;長期累積下來,你會發現這些日常小改變累積起來的金額其實相當可觀喔!
▲「食物替代存錢法」的好處是雙重的,既能存錢又能改善飲食習慣。圖片來源:Pexels
「心情存錢法」是把「存錢」與「情緒管理」結合起來的儲蓄方式。開心的時候存100元來慶祝好心情、難過或是壓力大時存50元來當作是安慰自己的方式、生氣時存80元幫助自己冷靜下來、無聊時存30元打發時間⋯⋯實際的規則內容可以自己制定!這種方法會讓存錢變成是情緒的出口,不管是正面還是負面的情緒都能轉化為存錢的動力。建議準備一本「心情存錢日記」,記錄每一次存錢時的心情與原因,之後回顧時會覺得十分有趣,也能讓你更了解自己的情緒模式~
▲「心情存錢法」是把「存錢」與「情緒管理」結合起來的儲蓄方式。圖片來源:Pexels
利用自己對數字的喜好或是迷信來存錢,也是一個很有趣的儲蓄方式!比如說:每個月的8號存80元、18號存180元、6號存60元、9號存90元⋯⋯之類的,如果是遇到不喜歡的數字,像是4號,就可以存40元來「化解」,剛好遇到生日的話,也可以存下四碼生日數字的金額。「數字迷信存錢法」非常個人化,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與信念來設定規則,雖然聽起來有一點迷信,但可以讓存錢變得更好玩,也更有個人意義喔!
▲「數字迷信存錢法」非常個人化,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設定規則。圖片來源:Pexels
找幾個朋友一起設定存錢目標,組成一個可以互相督促的「存錢小組」!大家可以選擇相同的存錢方法,並定期在群組裡分享進度、互相鼓勵與監督。也可以設定幾個共同的獎勵機制,比如:大家都有達成月目標的話,就可以一起聚餐慶祝;也可以加入一點競爭元素,看誰存得最多、最穩定。有了朋友們的陪伴與監督,會讓存錢變得不再孤單,同儕之間的良性壓力也能提高持續性!不過記得要邀請比較正面、積極的朋友們一起參與,避免互相比較,造成壓力呦!
▲找幾個朋友一起設定存錢目標,組成一個可以互相督促的「存錢小組」。圖片來源:Pexels
「反向消費存錢法」是很厲害的衝動消費剋星喔!當你看到想買的東西時,先不要急著購入,而是將錢存起來,等存到那個金額後再考慮要不要買。比如說:看到一件自己很喜歡的2,000元衣服後,開始每天都存一點錢,目標是存到2,000元。通常等你存到錢之後,你就會發現自己已經不是那麼想要那個東西,或是已經找到更好的替代品了。這個方法能夠有效的延遲消費的衝動,讓你有時間冷靜思考自己是否真的需要;即使最後還是決定要購買,你也已經存到了那筆錢,不會影響到其他的財務規劃~
▲「反向消費存錢法」是很厲害的衝動消費剋星。圖片來源:Pexels
大家最想嘗試哪一種存錢法呢?歡迎留言跟小編分享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