頭髮,是人的「第二張臉」,不只可以決定整體造型,還會直接影響自己給人的第一印象。想要擁有一頭柔順、有光澤的秀髮,那日常保養絕對不能忽視呦!!今天小編就要來分享10個可以「養出好髮質」的關鍵保養重點,打造健康、滑順的髮質,就從這些日常小撇步開始做起~~
「髮質」真的非常的重要,因為頭髮是外在形象組成的重要部分,會直接影響整體造型的美觀,以及給人的第一印象。健康、亮澤的髮質,可以讓人看起來更有精神、更有活力,也會增加自信感,而乾燥、毛躁或是油膩的頭髮,則容易給人邋遢、不健康的感覺。好的髮質不僅能讓髮型變得更容易打理、維持,也能襯托出臉部的輪廓與膚色,甚至還會影響到妝容的精緻度。
▲頭髮,是人的「第二張臉」,會直接影響整體造型的美觀。圖片來源:Pexels
此外,髮質也反映了一個人的身體狀況與生活習慣,營養不良、壓力過大、護理不當都會呈現在頭髮的狀態上。雖然髮質有一部分是受到的天生因素的影響,但只要透過正確的洗護方式、均的衡飲食與適當的保養,就能有效改善髮質的狀況,擁有一頭亮麗秀髮絕對不是夢呀!
可以從這三個方面,簡單判斷自己是什麼髮質!首先,是觀察頭髮的「油脂分泌情況」,如果洗完頭的隔天就會開始出油,就是油性髮質;3-4 天才開始出油的,是中性髮質;很少出油又容易乾燥的,則是乾性髮質。再來是看「頭髮的粗細與彈性」,可以用手指來感受質地,粗硬髮通常會比較健康,細軟髮則會比較脆弱一點。最後,也要注意頭髮的「光澤度」與「毛躁程度」,健康的頭髮會散發出自然的光澤,摸起來也相對順滑,而受損髮質就會顯得暗沉、分叉,還充滿毛躁感。
▲「判斷髮質」這個步驟非常的重要,絕對不能忽略。圖片來源:Pexels
「判斷髮質」這個步驟非常的重要,絕對不能忽略!了解自己是什麼髮質,是打造滑順秀髮的第一步,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洗護產品與造型方式,才可以讓每一根髮絲都散發出健康的光澤,也能讓頭髮維持在最棒的狀態呦!
用過熱的水洗頭,會破壞頭髮的角質層,導致毛鱗片打開,讓頭髮失去天然油脂的保護;同時還會刺激頭皮,使它分泌出更多的油脂,造成頭髮油膩或是乾燥的兩極化問題。建議使用 38-40℃ 的溫水洗頭,這個溫度既可以有效清潔污垢,又不會對頭髮造成傷害。如果想獲得更棒的護理效果,可以在最後用涼水沖洗一下,幫助毛鱗片閉合,就能讓頭髮更加順滑、有光澤喔!
▲用過熱的水洗頭,會破壞頭髮的角質層,還會刺激頭皮。圖片來源:Pexels
正確的洗頭順序,可以將清潔效果最大化,還能減少頭髮的損傷!首先,要先用溫水充分的沖濕頭髮、頭皮,軟化污垢與油脂;接著,將洗髮精搓出泡沫,再均勻塗抹在頭皮上,並用指腹輕輕按摩。重點是清潔頭皮,而不是過度搓揉髮絲呦!最後,沖洗也是一大關鍵,殘留的洗髮精會造成頭皮敏感、頭髮黏膩,甚至還會導致頭皮屑增生,影響頭髮的健康度,所以一定要確實的將頭髮上的泡沫清洗乾淨喔!
▲正確的洗頭順序,可以將清潔效果最大化,還能減少頭髮的損傷。圖片來源:Pexels
選擇洗髮精的關鍵在於——了解自己的髮質需求,而不是價格的高低。油性髮質適合控油、清爽型的洗髮精,乾性髮質需要滋潤、保濕的配方,受損髮質則要選擇修護型的產品。同時也盡量不要選擇硫酸鹽類的洗髮精,以免刺激性成分對頭皮、頭髮造成損害。只要挑選成分溫和、適合自己髮質的洗髮精,再搭配正確的清潔方式,平價髮品的效果也不一定會輸給昂貴的產品喔!
▲選擇洗髮精的關鍵在於——了解自己的髮質需求,而不是價格的高低。圖片來源:Pexels
「定期護髮」是維持髮質健康的重要步驟,能為頭髮補充流失的營養與水分!護髮產品含有較多滋養成分,能夠深入的修復受損的毛鱗片,讓頭髮更加滑順、有光澤。可以根據自己的髮質狀況來調整護髮頻率,健康髮質每週一次即可,受損比較嚴重的頭髮則需要增加到每週 2-3 次。使用時要避開頭皮,重點塗抹在頭髮中段到髮尾的地方,並停留個 5-10 分鐘,再徹底沖洗乾淨,才能發揮最佳的護髮效果!
▲「定期護髮」是維持髮質健康的重要步驟,能為頭髮補充流失的營養與水分。圖片來源:Pexels
濕髮狀態時的毛鱗片是張開的,馬上梳頭的話,容易造成頭髮斷裂、毛躁。建議等到頭髮半乾或是完全乾燥後再梳理,遇到打結的地方要有耐心的慢慢解開,才能有效減少對髮絲的拉扯、傷害。另外,梳子的選擇也非常重要!避免使用容易產生靜電、讓頭髮變得更毛躁的塑膠梳子;天然材質的木梳與牛角梳對頭皮、頭髮比較溫和,才是拿來梳頭的好選擇!
▲濕髮狀態時的毛鱗片是張開的,馬上梳頭的話,容易造成頭髮斷裂。圖片來源:Pexels
正確的吹髮順序可以讓頭髮更快乾,還能減少熱傷害!頭皮是最需要完全乾燥的地方,所以要先用中等的溫度與風速將髮根吹到幾乎全乾;吹完頭皮之後,再開始吹頭髮中段到髮尾的部分,溫度可以調低一些,以免過度加熱。吹髮過程中,吹風機與頭髮之間需保持 15-20 公分的距離,同時要不斷的移動,避免集中在同一個區域。最後,可以用冷風來幫助定型,使毛鱗片閉合,這個簡單的小動作可以讓頭髮變得更有光澤喔!
▲正確的吹髮順序可以讓頭髮更快乾,還能減少熱傷害。圖片來源:Pexels
電棒捲、離子夾等高溫造型器雖然可以快速塑型,但溫度過高會破壞頭髮的蛋白質結構,導致髮質變得乾燥、分叉、失去彈性。如果一定要使用造型器的話,建議將溫度控制在 180°C 以下,並事先使用具備抗熱效果的護髮產品,才能有效的保護頭髮,不過還是要盡量減少使用的頻率。平時可以多多嘗試各種「免熱造型」,像是用髮捲、編髮、扭轉等方式來創造捲度,在不傷害髮質的狀況下,也能創造出令人驚豔的髮型喔!
▲高溫造型器會破壞頭髮的蛋白質結構,導致髮質變得乾燥、失去彈性。圖片來源:Pexels
「定期修剪髮尾」是維持健康髮質的基本功,可以及時去除分叉、受損的部分,防止損傷繼續向上蔓延!一般建議每 6-8 週就要修剪一次,如果是髮質比較差,或是經常使用高溫造型器的女孩們,則可以縮短到 4-6 週。這種保養方式的重點在於:去除不健康的髮尾,所以不會修剪太多,大約落在 0.5-1 公分左右而已,不用擔心會被剪太短喔!就算是在留長頭髮的過程中,也不能忽略定期修剪的重要性,畢竟健康的髮尾才能讓頭髮長得更好呀!
▲「定期修剪髮尾」是維持健康髮質的基本功,可以防止損傷繼續向上蔓延。圖片來源:Pexels
頭皮需要適量的天然油脂來維持健康平衡,天天洗頭的話,會把這些保護性的油脂洗掉喔!過度清潔會刺激頭皮分泌出更多的油脂作為補償,形成「越洗越油」的惡性循環,得不償失。洗頭的頻率可以根據髮質來決定,乾性髮質 3-4 天洗一次即可,油性髮質則可以縮短到兩天洗一次。如果因為某些特殊原因而必須天天洗頭的話,建議選擇成分比較溫和的洗髮精,才能減少對頭皮、髮絲的刺激與負擔喔!
▲頭皮需要適量的天然油脂來維持健康平衡,天天洗頭會洗掉這些保護性的油脂。圖片來源:Pexels
頭髮可以反映出身體的營養狀態,因此「均衡飲食」絕對是養出好髮質的內在基礎!「蛋白質」是頭髮的主要成分,所以每天攝取足夠的優質蛋白質(魚類、雞蛋、豆類⋯⋯),是維持髮質健康的重要關鍵;維生素 B 群、維生素 C、鐵質、鋅等營養素也對頭髮的健康有益,可以透過多吃深綠色蔬菜、水果與堅果來補充。另外,充足的水分能夠維持頭皮與髮絲的水潤度,建議每天至少攝取 8 杯水,不僅有助於改善乾燥、瘙癢等問題,整體髮質也會變得更加穩定、健康喔!
▲「均衡飲食」絕對是養出好髮質的內在基礎。圖片來源:Pexels
大家有沒有什麼特別的養髮小妙招呢?歡迎留言跟小編分享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