總是瘦不下來?10 個導致「壓力型肥胖」的情緒因子大揭秘!焦慮感讓皮質醇飆高、壓力會增加對甜食的依賴⋯⋯

總是瘦不下來?10 個導致「壓力型肥胖」的情緒因子大揭秘!焦慮感讓皮質醇飆高、壓力會增加對甜食的依賴⋯⋯
Esther
  • 編輯:Esther審稿:Celine
  • 更新時間:2025/08/25 11:23

努力控制飲食、運動也沒偷懶,但體重還是卡住不降?其實問題可能不在於熱量,而是在於「情緒」!當壓力、焦慮、煩躁不斷累積時,身體狀態就容易大大失衡,讓人不知不覺掉進「壓力型肥胖」的陷阱裡⋯⋯今天小編就要來揭秘 10 個會導致壓力型肥胖的情緒因子,快來看看是哪些小情緒在偷偷影響減肥節奏吧~~

 

「壓力型肥胖」是什麼?

「壓力型肥胖」是指:因為長期承受心理壓力而導致的體重增加現象。當一個人處在慢性壓力的狀態下時,身體會分泌過多的皮質醇(Cortisol),這種壓力荷爾蒙會促使脂肪在腹部堆積、增加食慾(尤其是對高熱量食物的渴望)、降低新陳代謝率,並影響胰島素的敏感度,使身體變得更容易儲存脂肪而非燃燒脂肪。此外,壓力還會干擾睡眠品質、影響情緒調節,讓人陷入體重不斷增加的惡性循環中,形成以腹部肥胖為主要特徵的「壓力型肥胖」,長期下來不僅會影響外型,更會對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。


▲「壓力型肥胖」是指:因為長期承受心理壓力而導致的體重增加現象。圖片來源:Pexels

壓力型肥胖要怎麼減肥?

壓力型肥胖的減肥關鍵在於:同時處理壓力源頭與生理失衡。首先,可以透過冥想、深呼吸、瑜伽、規律運動等壓力管理技巧來降低皮質醇的水平,同時建立穩定的生活作息,並確保睡眠時間的充足(7-9小時)以調節荷爾蒙的分泌;飲食方面則應該避免高糖、高脂的「安慰性食物」,改以選擇富含蛋白質、纖維素與健康脂肪的食材,並採取「少量多餐」的進食方式來穩定血糖。此外,適度的有氧運動與肌力訓練不僅可以燃燒脂肪,還能有效釋放壓力、改善情緒,更能讓人徹底擺脫「壓力型肥胖」的惡性循環,重拾身心的平衡狀態,讓健康、自信與好身材通通華麗回歸!


▲壓力型肥胖的減肥關鍵在於:同時處理壓力源頭與生理失衡。圖片來源:Pexels

10 個導致「壓力型肥胖」的情緒因子

情緒因子 1|焦慮讓皮質醇飆高

「焦慮」是現代人最常見的情緒狀態,當我們產生焦慮感時,大腦就會啟動「戰鬥/逃跑」的反應,促使腎上腺皮質分泌大量的皮質醇(Cortisol)。雖然這種壓力荷爾蒙在短期內能夠有效應對危機,但長期分泌過量就會造成嚴重的問題;高濃度的皮質醇會促使脂肪在腹部堆積(尤其是內臟脂肪),同時抑制脂肪分解酶的活性,讓身體難以燃燒已經儲存的脂肪。此外,皮質醇還會刺激食慾中樞,讓人特別渴望高熱量、高糖分的食物,形成「情緒性進食」的惡性循環,使體重不斷的向上攀升。


▲皮質醇在短期內能夠有效應對危機,但長期分泌過量就會造成嚴重的問題。圖片來源:Pexels

情緒因子 2|熬夜源自焦慮與過度思緒

焦慮往往都會伴隨著過度思考與擾人的雜念,讓大腦無法在夜間正常關機,進入休息模式。這種精神上的過度活躍會導致失眠或是睡眠品質不佳,進而形成慢性熬夜的習慣。睡眠不足會直接影響兩個關鍵荷爾蒙的分泌,分別是:抑制食慾的「瘦體素」(Leptin)與刺激食慾的「飢餓素」(Ghrelin);當睡眠時間不足時,瘦素的分泌就會減少,而飢餓素的分泌則會增加,使人在白天時更容易感到飢餓,對碳水化合物的渴望尤其會大大增強。同時,疲憊的身體還會讓基礎代謝率下降以保存能量,使熱量更容易轉化為脂肪囤積,最終讓減重成效大打折扣。


▲焦慮往往都會伴隨著過度思考與擾人的雜念,讓大腦無法進入休息模式。圖片來源:Pexels

情緒因子 3|極端節食造成心理壓力

許多人會為了想要快速減重而採取極端節食的做法,殊不知這樣會讓心理產生極大的壓力。嚴格限制食物的攝取,會讓大腦認為身體正處於「飢荒」狀態,進而啟動生存保護機制,不僅會降低代謝率以節約能量,還會增加對食物的渴望與執著;持續的飲食限制還會讓人產生被剝奪感與焦慮的情緒,甚至可能會引發「報復性進食」的反撲效應。更糟的是,在節食期間,身體會優先分解肌肉而非脂肪,肌肉量減少、基礎代謝率下降,一旦恢復正常飲食,復胖的速度往往會變得比以前更快,讓先前的努力付之一炬。


▲嚴格限制食物的攝取,會讓大腦認為身體正處於「飢荒」狀態。圖片來源:Pexels

情緒因子 4|情緒低落引發暴食行為

憂鬱、沮喪等負面情緒會嚴重影響大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平衡,尤其是血清素(Serotonin)與多巴胺(Dopamine)的分泌。當身體缺乏這些「快樂荷爾蒙」時,大腦會本能的尋找其他方式來獲得愉悦感,尤其甜食、高脂肪食物更能夠刺激這些神經傳導物質的釋放,進而提供短暫的情緒安慰;這種因為負面情緒而無法控制大量進食的現象,被稱為「情緒性進食」。暴食行為不僅會導致熱量過剩,事後的罪惡感與自責心態又會讓心情變得更加低落,形成惡性循環,使體重與情緒問題同時惡化。


▲憂鬱、沮喪等負面情緒會嚴重影響大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平衡。圖片來源:Pexels

情緒因子 5|壓力驅動甜食依賴

當人體處於壓力狀態時,會特別渴望甜食與精緻澱粉類的食物。糖分能夠快速刺激大腦釋放內啡肽(Endorphin)與血清素(Serotonin),並產生短暫的愉悦感和鎮靜效果,暫時緩解壓力、焦慮情緒。然而,這種慰藉往往都是短暫的,當血糖快速上升又急劇下降時,會讓人變得更加疲憊、煩躁,驅使大腦尋求更多糖分的補充。長期下來,這種模式會形成「甜食依賴症」,不僅容易導致熱量攝取過多,頻繁的血糖波動還會影響胰島素的敏感度,進而增加腹部脂肪堆積與罹患糖尿病的風險。


▲當人體處於壓力狀態時,會特別渴望甜食與精緻澱粉類的食物。圖片來源:Pexels

情緒因子 6|緊張累積導致身體水腫

長期的緊張與壓力會啟動身體的應急反應系統,導致多種生理變化。其中,壓力會刺激抗利尿激素(ADH)與醛固酮(aldosterone)的分泌增加,這些荷爾蒙會促使腎臟保留更多的水分和鈉離子,導致體液滯留與水腫問題。同時,肌肉在緊張狀態下持續收縮還會影響淋巴循環,阻礙身體將體內廢物與多餘水分排除;而慢性壓力還會影響血管的通透性,使更多液體從血管滲透到組織間隙,導致水腫加劇並拖累代謝。雖然水腫不代表脂肪增加,但卻會讓外表顯得臃腫,體重數字也會隨之上升,進一步加重心理壓力,最終形成惱人的惡性循環。


▲長期的緊張與壓力會啟動身體的應急反應系統,導致多種生理變化。圖片來源:Pexels

情緒因子 7|情緒不穩影響胰島素功能

情緒波動與慢性壓力會顯著影響胰島素的正常功能。當身體長期處於「戰鬥/逃跑」的應激狀態時,就會釋放大量的壓力荷爾蒙,包括皮質醇(Cortisol)、腎上腺素(Adrenaline)等,這些化學物質會直接干擾胰島素受體的功能,降低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,導致血糖無法有效進入細胞並被妥善利用,讓胰腺需要分泌更多胰島素來維持血糖的平衡。高濃度的胰島素會促進脂肪的合成與儲存,同時抑制脂肪分解;胰島素阻抗不僅會提高肥胖的風險,更是糖尿病與代謝症候群的警訊,最終可能會引發代謝功能惡化的連鎖反應。


▲情緒波動與慢性壓力會顯著影響胰島素的正常功能。圖片來源:Pexels

情緒因子 8|長期焦慮拖慢代謝節奏

長期的焦慮狀態會對身體的代謝系統造成深遠的影響。焦慮時分泌的壓力荷爾蒙會抑制甲狀腺的功能,使調節基礎代謝率的甲狀腺素(Thyroxine)分泌下降;當甲狀腺功能下降時,身體燃燒熱量的效率就會顯著降低,即使攝取相同的食物,也更容易轉化為脂肪儲存。此外,慢性焦慮還會影響自律神經系統的平衡,降低交感神經的活性,進一步拖慢代謝速度。同時,焦慮造成的睡眠不足與疲勞感還會讓人的日常活動量下降,熱量消耗也會隨之減少,使整體代謝節奏全面放緩,進一步拖累減重成效。


▲長期的焦慮狀態會對身體的代謝系統造成深遠的影。圖片來源:Pexels

情緒因子 9|壓力打亂荷爾蒙平衡

人體的荷爾蒙系統是一個精密的調節網絡,各種荷爾蒙之間會相互影響、制衡,但當壓力持續存在時,就會打破這個微妙的平衡。除了皮質醇(Cortisol)會過度分泌之外,壓力還會影響雌激素(Estrogen、睪固酮(Testosterone等性荷爾蒙的正常分泌,這些荷爾蒙對於維持正常體重與肌肉量至關重要;生長激素的分泌同樣也會受到影響,而它在脂肪分解與肌肉合成上具有關鍵的作用。同時,壓力還會干擾腸道荷爾蒙(GLP-1、膽囊收縮素等)的分泌,影響飽足感與消化功能。這種全面性的荷爾蒙失調會讓身體傾向儲存脂肪而非燃燒脂肪,大大增加肥胖的風險。


▲人體的荷爾蒙系統是一個精密的調節網絡,各種荷爾蒙之間會相互影響、制衡。圖片來源:Pexels

情緒因子 10精神疲憊消磨意志力

長期的壓力會導致心理資源枯竭,讓人出現精神疲憊的症狀。這種疲憊感不僅是生理上的倦怠,更是心理能量的透支,容易使人失去動機與意志力去嘗試需要努力的活動,包含:運動、專注工作與學習等。精神疲憊會降低前額葉皮質的功能,這個大腦區域負責執行功能、制定計劃與控制衝動,當它的功能下降時,人們會變得難以堅持運動計劃或是抗拒美食誘惑。同時,疲憊感也會讓人更傾向選擇能夠立即獲得滿足感的行為,逃避延遲回報的健康習慣,長期下來只會讓健康與體態雙雙失控,讓人深陷無止境的復胖困境之中。


▲長期的壓力會導致心理資源枯竭,讓人出現精神疲憊的症狀。圖片來源:Pexels

大家覺得哪一種導致「壓力型肥胖」的情緒因子最可怕呢?歡迎留言跟小編分享呦!

共有 1 篇留言
茉莉茉莉
2025-08-28 16:12
原來還有這種壓力肥
| 回覆留言 |
訂 閱 電 子 報

掌握第一手國內外美妝新聞、美妝試用、美容保養、流行穿搭、瘦身運動、名人推薦、及最多專業編輯與素人體驗活動的試用報告!

為提供更佳優質內容,本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優化閱讀體驗,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相關政策,更多資訊請參閱 隱私權聲明服務條款
我知道了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