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要打破初次對話的尷尬感嗎?這次小編幫大家整理了 10 個可以「快速破冰」的聊天小技巧,像是運用「開放式話題」讓對話變得更自然、適度眼神接觸拉近距離,以及善用觀察力找到雙方的共通話題⋯⋯都能讓聊天過程不再乾巴巴,大家下次也一起試試看吧~~
想要快速與人破冰,關鍵在於——讓對方感到放鬆、安全。最好的方式就是從「觀察」開始,留意對方的穿著、配件與當下的情境,並找到自然的切入點開啟話題,像是:稱讚某一個細節、針對共同環境做輕鬆的評論等。接著展現真誠的「傾聽」態度,透過眼神接觸與適度的回應,讓對方感受到你/妳真的有在聽,而不是急著想要表現自己。在話題選擇上,建議先從安全、無壓力的內容開始,例如:寵物、旅行、美食、影劇⋯⋯務必要避開過於私人、敏感的議題;適度的自我揭露也能拉近雙方的距離,可以主動分享一些小故事或趣事,讓互動更加自然、平衡。破冰不是技巧的比拼,而是真誠的好奇與善意,當你/妳真心想要了解對方,對方自然就會放下防備,尷尬的氣氛也能隨之化解。

▲想要快速與人破冰,關鍵在於——讓對方感到放鬆、安全。圖片來源:Pexels
想讓聊天不尷尬,重點不在「話多」,而是在於讓對話自然的流動。首先,要展現出真誠的興趣,透過眼神接觸、點頭、微笑等肢體語言,讓對方感受到你/妳正在認真的聆聽,而不是心不在焉的等著發言。學會「延續話題」也很重要,當對方說話時,可以試著抓住關鍵字進一步提問,或是分享自己的相關經驗,讓對話像接力賽一樣延續下去。最重要的是,要放下「一定要聊得很好」的壓力,偶爾的沉默其實沒什麼大不了,有時候甚至還能讓雙方喘口氣。聊天並不是表演,而是兩個人共同創造的互動體驗,當你/妳不再害怕尷尬,自然就更能享受在其中。

▲想讓聊天不尷尬,重點不在「話多」,而是在於讓對話自然的流動。圖片來源:Pexels
破冰的第一步,就是讓對方感受到「被理解」的感覺。與其硬找話題聊,不如觀察對方的穿著、配件與行為,找出他/她可能感興趣的領域,像是:音樂、旅遊、美食、寵物等輕鬆的主題。從對方在意的事情、角度出發,更容易引起共鳴,也能降低彼此的防備心;這種自然的話題開場,能讓對話變得不再尷尬,還能順勢延伸下去。當對方感受到你/妳的真誠關注,互動就能變得更加流暢。

▲破冰的第一步,就是讓對方感受到「被理解」的感覺。圖片來源:Pexels
開放式問題能夠有效避免對話卡在「是」與「不是」的死胡同之中,也能讓對方獲得更多的表達空間。與其問「你/妳喜歡咖啡嗎?」不如改成「你/妳喜歡喝什麼樣的咖啡?」這樣的提問方式可以引導對方多說一些,讓對話自然的延伸下去。當對方分享的越多,聊天過程就會越輕鬆,彼此的熟悉感也會跟著提升。破冰時應該要避免詢問太過封閉、私人化的問題,從簡單的生活話題開始,會讓整個對話更加的順暢。

▲開放式問題能夠有效避免對話卡在「是」與「不是」的死胡同之中。圖片來源:Pexels
眼神接觸是一種不需要言語就能傳遞信任的方式,看著對方說話,再加上適度的點頭與友善的表情,對方就能感受到被尊重、重視的感覺。不過也不要盯得太久,偶爾轉移一下視線,以免造成對方的壓力。掌握「適度」這兩個字,既能拉近心理距離,也能讓對方更願意打開話匣子。這是一個雖然簡單,但卻非常有力量的破冰技巧,特別適合剛認識新朋友的場合。

▲眼神接觸是一種不需要言語就能傳遞信任的方式。圖片來源:Pexels
讚美是最直接的破冰方式之一,但最大的重點在於「真誠」。與其空泛的說「你/妳今天好帥氣/漂亮!」,不如針對具體的細節進行讚美,例如:「這副耳環好特別,很適合你/妳」。這樣的稱讚不只可以讓對方感受到被注意的感覺,更會讓你/妳的話語變得更有溫度。不過,一定要記得避免過於誇張、不適當的讚美,唯有真誠與分寸感,才是讓讚美變成破冰助攻的關鍵。

▲讚美是最直接的破冰方式之一,但最大的重點在於「真誠」。圖片來源:Pexels
很多人都以為聊天就是要不停的說話,但其實真正重要的是「聽」。傾聽不只是靜靜的不出聲,而是要透過點頭、回應、眼神交流來讓對方感受到你/妳的專注。當對方覺得自己有被理解,關係自然就會大大的拉近,也更容易繼續延伸話題。過程中別急著插話或是主導對話,留一點空間讓對方好好的表達,反而能讓互動更順暢、更有溫度。

▲很多人都以為聊天就是要不停的說話,但其實真正重要的是「聽」。圖片來源:Pexels
當對方在分享時,不能只是回答「嗯」、「好」,而是要加入情緒上的共感,例如:「我也有過這種感覺!」或「那一定很不容易吧?」,這樣的回應會讓對方覺得你/妳不只是聽到了,更是清楚的「理解」了。「共感」是一種非常強大的連結力量,能夠在短時間內拉近心理距離,讓對話變得更有溫度,也更容易打開彼此的心門。

▲「共感」是一種非常強大的連結力量,能夠在短時間內拉近心理距離。圖片來源:Pexels
單方面提問容易讓對方產生壓力,因此適時分享一點自己的故事、趣事是非常重要的,這能讓對話變得更自然、平衡。比如說:在對方談到旅行時,你/妳也分享自己某次旅遊時的有趣經驗,這樣不只會讓聊天過程更有互動性,也能讓對方更了解你/妳。自我揭露不必太多、太私密,重點是要營造出一種「我們正在互相認識」的感覺,讓對方感受到你/妳的真誠與信任。

▲單方面提問容易讓對方產生壓力,因此適時分享一點自己的故事是非常重要的。圖片來源:Pexels
破冰不只是要思考該說什麼話,更重要的是「察言觀色」,從對方的表情、語氣與肢體語言中讀出情緒,才能讓對話更貼近對方的狀態。如果對方有點拘謹,那就要放慢語速、柔和語氣;如果同樣放鬆的話,就可以自然的加入一點幽默感。懂得根據情緒來調整對話節奏,會讓對方覺得和你/妳相處起來很舒服,也能更快的建立起信任感。

▲破冰不只是要思考該說什麼話,更重要的是「察言觀色」。圖片來源:Pexels
「幽默」是很好的破冰利器,但前提是要有分寸!輕鬆的小玩笑能夠化解緊張的氣氛,也能讓對話變得更活潑、更自然。不過,一定要避開可能會讓人感到尷尬、不舒服的玩笑,像是涉及身材、個人隱私、敏感議題等容易踩雷的話題。幽默應該是拉近距離的橋樑,而不是讓氣氛瞬間冷卻的利刃;它的目的也不是要逗笑對方,而是要創造自在、輕鬆的對話氛圍,讓彼此更願意打開心房。

▲「幽默」是很好的破冰利器,但前提是要有分寸。圖片來源:Pexels
結束一段對話的方式,會深深的影響對方對你/妳的印象!比起匆匆收尾,在對話尾聲留下「餘韻」,更能讓人對這段交流保有好感與正向的記憶。例如說句:「下次也想聽你/妳分享更多這方面的事情」、「這個話題真的好好聊,我們改天再繼續說」⋯⋯不僅能讓對方感受到被重視的感覺,也能自然的為下一次互動埋下伏筆。一個好的結尾,往往比精彩的開場還要更容易讓人記住。

▲結束一段對話的方式,會深深影響整體的印象。圖片來源:Pexels
大家都怎麼和新朋友「破冰」呢?歡迎留言跟小編分享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