選髮色時,大家最在意的通常是:膚色適不適合,但其實決定染髮效果好壞的關鍵,絕對不只有這一點喔!眉毛、妝容、眼神氛圍、髮質狀態⋯⋯通通都會影響整體造型的完成度!今天小編就要來分享「選髮色之前一定要注意的 10 個小細節」,抓對重點,染完才會真的有感升級呦!
第一次染頭髮前,一定要特別留意這幾個關鍵小細節,才能確保效果理想、髮質不受損呦!建議選擇專業的髮廊,由設計師根據膚色、髮質與期望髮色提供最合適的建議,避免自行操作造成色差或是髮質受損;染髮前的 1~2 天先不要洗頭,保留頭皮的天然油脂,能夠有效減少藥劑對頭皮的刺激。另外,初次染髮時,建議選擇與原生髮色相近的色階,色差控制在 2~3 級之內較為安全,可以避免過度漂白,造成髮質明顯受損,也比較容易銜接、維護。
▲染頭髮建議選擇專業的髮廊,避免自行操作造成色差或是髮質受損。圖片來源:Pexels
染後的護理也絕對不能馬虎!72 小時內應該盡量避免讓頭髮碰水,等到可以洗頭時,也務必使用護色洗髮精與深層修護產品,才能穩定髮色、減少褪色,並維持髮質的健康與光澤。同時更要有心理準備,實際染出來的效果可能會和內心預期的略有差異,也會隨著時間自然的褪色;因此,後續的保養與維護不僅必要,更是維持質感秀髮的一大關鍵呦!
染髮的頻率需要依照染劑類型與個人髮質狀況進行調整,一般建議每 6~8 週染一次較為理想;如果只是補染髮根或是維持髮色,可以縮短至 4~6 週,但想要大幅度的改色、漂髮的話,則至少要間隔 8~12 週,才能讓頭髮有足夠時間修復。頻繁的染髮容易造成頭髮乾燥、斷裂、頭皮敏感,尤其髮質受損的人更應該拉長時間間隔,並加強修護。在兩次染髮之間,務必要搭配深層護髮與髮膜保養,並減少使用熱工具,才能避免髮質進一步受損。
▲染髮的頻率需要依照染劑類型與個人髮質狀況進行調整。圖片來源:Pexels
如果頭皮出現不適反應或是嚴重斷髮,就應該立刻停止染髮,並諮詢專業設計師進行評估、修護。別忘了,再亮眼的髮色,也需要健康的髮質作為根基,才能完美的展現出持久又迷人的光彩呦!
原生髮色是染髮成功的關鍵基礎,就像畫布的底色會影響最終的作品一樣!黑髮要染成淺色系,必須先經過漂色的程序,而本身就是棕色或是有染過的頭髮則會比較容易上色。同一款髮色在不同的底色上也會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效果,例如:棕色染劑在黑髮上可能只會呈現出微微的色澤變化,但在已經漂淺的髮絲上就能顯現出比較明顯的顏色。因此在選色之前,一定要先讓髮型師評估過原生髮色,並解釋需要經過什麼程序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,避免產生理想與現實的巨大落差!
▲原生髮色是染髮成功的關鍵基礎,就像畫布的底色會影響最終的作品一樣。圖片來源:Pexels
髮質的健康狀況會直接影響染髮的效果與顏色的穩定度!受損、多孔性的髮質雖然上色速度比較快,但也容易因為結構鬆散而快速褪色或是色澤不均;相較之下,健康、緊密的髮質雖然染色所需時間比較長,但顯色效果會更均勻、持久度也會更好。經常燙髮、漂色或是經過化學處理的頭髮會變得比較脆弱,容易因為吸收過多染劑而導致顏色過深或是不均勻;相反的,從未染燙過的健康髮,則可能需要更強的染劑或是更長的染髮時間,才能達到預期的色澤。精準掌握髮質狀態,才能有效的設計出更精確的染髮計畫!
▲髮質的健康狀況會直接影響染髮的效果與顏色的穩定度。圖片來源:Pexels
選擇髮色時,必須考慮到頭髮與瞳孔、眉毛顏色的整體協調性,因為這三者是構成臉部印象的重要組合!深色的瞳孔搭配過於鮮豔的髮色,可能會產生突兀感,而淺色的眼珠則較能駕馭各種髮色變化;眉毛的顏色也同樣重要,如果兩者的差異太大,可能就需要考慮調整眉毛顏色或是選擇一種與眉色接近的髮色。髮色比眉色淺 1~2 個色階會是最和諧的搭配,既能展現新髮色的魅力,又能提升整體造型的精緻度。小細節到位,才是真正的質感關鍵!
▲選擇髮色時,必須考慮到頭髮與瞳孔、眉毛顏色的整體協調性。圖片來源:Pexels
髮色會直接影響妝容的整體效果,就像服裝搭配一樣,需要考慮色彩的協調性!偏愛濃妝或是煙燻妝的人,適合比較深或是比較強烈的髮色來平衡妝容的重量感;而習慣清透、自然妝容的人,則適合柔和、自然的髮色。像是紅色系髮色能讓唇彩顯得更加飽和,成為妝容焦點;金色系則有提亮膚色的效果,能讓整體妝容更有光澤感。不過,也別忘了要考慮自己的日常化妝習慣,如果平常偏好淡妝,那過於鮮豔的髮色可能就會讓人看起來頭重腳輕,失去整體的平衡感。選對髮色,才能讓妝容與髮型自然融合、相得益彰!
▲髮色會直接影響妝容的整體效果,就像服裝搭配一樣,需要考慮色彩的協調性。圖片來源:Pexels
雖然「膚色」是選擇髮色時的重要關鍵,但個人風格與氣質,往往更能決定這個髮色是否合適!一個充滿個性、自信的人,即使選擇了不太適合自己膚色的髮色,也能因為強烈的個人魅力而駕馭得很好;相反的,如果選擇了「最適合膚色」但與自己的風格完全不符合的髮色,反而會顯得格格不入。與其一味的追求完美平衡,不如鎖定幾個最能展現、強化自身特質的色系,才能讓髮色真正的成為個人魅力的延伸與代表!
▲雖然膚色是選擇髮色時的重要關鍵,但個人風格與氣質往往更能決定是否合適。圖片來源:Pexels
不同的工作環境與社交場合對髮色有不同的接受度,在選擇髮色之前,務必要考慮到這些現實限制!保守的企業文化可能會對過於鮮豔、前衛的髮色有所限制,學校也可能會有相關的服裝儀容規定;即使是比較開放的職場,也要考慮這樣的髮色是否會影響自身的專業形象與客戶關係。在做重大的髮色改變之前,建議要先了解所處環境的接受程度,或是選擇比較低調但仍具有個人特色的髮色,才能在不造成困擾的前提下,自然、清晰的展現自我風格!
▲不同的工作環境與社交場合對髮色有不同的接受度。圖片來源:Pexels
髮色在不同的光線下會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效果,這是選色時最容易被忽略,但影響最大的要素!同一種髮色在室內燈光下可能會顯得深沉、優雅,但在自然光下卻可能呈現出完全不同的色調與亮度。日光燈、黃光、自然光都會讓髮色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,因此在髮廊選色時,建議在不同的光源下觀察色卡,並詢問設計師此款髮色在各種光線環境下的實際呈現效果。此外,也要考量到自己最常處於什麼樣的光線環境中,並挑選一個在這種光源下最能展現質感的色系,才能真正讓髮色成為吸引目光的加分關鍵!
▲髮色在不同的光線下會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效果。圖片來源:Pexels
所有髮色都會隨著時間慢慢褪去,褪色後的色調往往才是長期要面對的樣貌。因此,選色時不能只看剛染完的效果,更要預想褪色後是否還會依然自然、耐看。紅色系髮色褪色後可能會變成橘色調或是粉色調、藍色系則可能會褪成綠色調⋯⋯這些變化都需要事前了解、接受。挑選髮色時,不妨先了解染後的褪色週期與變化性,並照著髮型師給的護色建議與保養方法來照顧頭髮,才能讓髮色從第一天到最後一天都維持著高水準的完整度喔!
▲所有髮色都會隨著時間慢慢褪去,褪色後的色調往往才是長期要面對的樣貌。圖片來源:Pexels
不同品牌、種類的染劑,會產生完全不同的色澤效果與持久度,即使是相同的色號,也有可能出現細微的差異。永久性染劑、半永久性染劑、植物性染劑都有各自的特色與限制,永久性染劑顏色飽和度高,但對髮質傷害較大;半永久性染劑比較溫和,但持色時間較短;植物性染劑最溫和,但在顏色選擇上就會比較受限。選擇染劑時,可以根據預算、髮質狀況與期望效果來評估,千萬別為了省錢而犧牲品質與安全。一款真正適合自己的染劑,才能染得安心、美得持久呦!
▲不同品牌、種類的染劑,會產生完全不同的色澤效果與持久度。圖片來源:Pexels
第一次染頭髮或是長時間沒有更換髮色的人,建議先採取漸進式的改變策略,避免一次性的劇烈變化!突然從深色變成極淺色、從自然色跳到鮮豔色系,不僅會對髮質造成比較大的傷害,在心態上也需要更長的時間來適應。建議先嘗試接近原本髮色的小變化,觀察自己的接受度與親友們的反應,再逐步調整到理想的髮色狀態。漸進式改變的方式不僅相對安全,還能讓自己在過程中學習如何照顧新髮色,並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顏色範圍,避免因為一時的衝動而感到後悔!
▲第一次染頭髮或是長時間沒有更換髮色的人,建議先採取漸進式的改變策略。圖片來源:Pexels
大家在更換髮色之前,會特別考慮什麼小細節嗎?歡迎留言跟小編分享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