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經來吃什麼都不會胖?10 個生理期與減肥的愛恨糾葛大公開!爆吃慾望大大提升、心理落差感讓人自我否定、「這個時間」竟是「黃金燃脂期」⋯⋯

月經來吃什麼都不會胖?10 個生理期與減肥的愛恨糾葛大公開!爆吃慾望大大提升、心理落差感讓人自我否定、「這個時間」竟是「黃金燃脂期」⋯⋯
Esther
  • 編輯:Esther審稿:Celine
  • 更新時間:2025/09/01 14:29

月經來吃什麼都不會胖?真的不一定!經期期間的體重變化,常常受到水腫、荷爾蒙、代謝與食慾波動的影響——體重機上的數字上升,很多時候只是短暫性的「假胖」;而在月經週期中的某個階段,竟然還是「燃脂」的好時機⋯⋯也因為這些交錯影響,才會讓人對生理期又愛又恨!今天小編就要來分享 10 個「生理期與減肥的愛恨糾葛」,一起來看看它們之間的連動關係吧~~

 

月經來量體重準嗎?

月經期間的體重通常不太準確呦!在月經週期中,由於荷爾蒙的變化會影響身體的水分滯留,特別是在「經前」和「經期初期」,體內會儲存更多的水分,導致體重暫時增加約 1-3 公斤左右;不只如此,經期前後的食慾變化、腹脹、便秘等問題也會影響體重數字。如果想要準確的監測體重變化,建議在月經結束後幾天再重新量體重,或是記錄整個月經週期的體重變化趨勢,千萬不要過度關注單次測量的數字喔!


▲月經期間的體重通常不太準確,無需過度關注單次測量的數字。圖片來源:Pinterest

生理期來容易胖嗎?

生理期本身不會真的讓人變胖,但確實會產生體重暫時增加的現象。主要是因為:在月經週期中,雌激素與黃體素的荷爾蒙變化,會導致身體水分滯留、腹脹、便秘等反應,使體重在經前和經期都會小幅度的增加。同時,荷爾蒙的波動也會影響食慾,讓人更渴望高糖、高鹽的食物,導致攝取的熱量變多,不過在月經結束後,體重通常就會回復到正常的狀態,所以不需要過度擔心呦~


▲生理期本身不會真的讓人變胖,但確實會產生體重暫時增加的現象。圖片來源:Pinterest 

10 個生理期與減肥的愛恨糾葛

愛恨糾葛 1|體重忽高忽低

在生理期期間,體重會出現明顯的波動,這主要源自於月經週期中荷爾蒙的劇烈變化。黃體期(經期前 1-2 週)時,黃體素濃度上升會促使身體儲存更多的水分與鈉離子,導致體重可能會增加 1-3 公斤;經期開始後,隨著荷爾蒙下降與經血排出,體重又會逐漸回復到正常狀態。這種規律性的體重起伏,讓許多女性在減肥過程中感到困惑、沮喪,不過這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,無需給自己太多的壓力。


▲經期體重出現明顯波動,主要是源自於月經週期中荷爾蒙的劇烈變化。圖片來源:Pinterest

愛恨糾葛 2|爆吃欲望大大提升

月經週期中的荷爾蒙變化,會直接影響大腦中控制食慾的神經傳導物質。特別是在經前期,血清素濃度的下降會讓人特別渴望碳水化合物與甜食,這是身體試圖提升血清素濃度的自然反應;同時,皮質醇(壓力荷爾蒙)的上升也會增加人體對高熱量食物的渴望。許多女性可能會發現自己在經前變得特別想吃巧克力、蛋糕、鹹食等,而且食量也比平常大了不少,這種生理性的食慾激增是演化上的保護機制,但對於減肥計畫來說確實是一大挑戰。


▲月經週期中的荷爾蒙變化,會直接影響大腦中控制食慾的神經傳導物質。圖片來源:Pinterest

愛恨糾葛 3|運動力急速下降

生理期前後的運動表現與動機往往會明顯的下降,這和荷爾蒙變化、能量代謝改變等多重生理因素有關。荷爾蒙變化會影響肌肉的力量與耐力,研究指出:女性在黃體期的運動表現通常會比濾泡期差了大約 10-15 %,而經前症候群所帶來的疲勞、腹脹與乳房脹痛,則會進一步削弱運動的意願;再加上情緒起伏與睡眠品質不穩定,原本維持的良好運動習慣也可能因此被打亂。與其責怪自己,不如把它當成是身體的提醒,適度調整運動的強度與步調,才能真正維持長遠、穩定的習慣。


▲生理期前後的運動表現與動機往往會明顯的下降。圖片來源:Pinterest

愛恨糾葛 4|經期結束後=黃金燃脂期

月經結束後會進入「濾泡期」,這 7-14 天被視為女性的「黃金燃脂期」。在這個階段中,雌激素會逐漸上升,而黃體素則仍維持在低濃度,使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提升,更容易將脂肪作為能量來源;同時,隨著水腫消退、代謝率趨於穩定,身體的運動表現也會明顯的回升。在濾泡期進行重量訓練與有氧運動,不僅燃脂效果會更加明顯,體重的下降速度也會變得更快。只要把握這段時間,強化運動和飲食的規劃,往往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成果呦!


▲月經結束後會進入「濾泡期」,這 7-14 天被視為女性的「黃金燃脂期」。圖片來源:Pinterest

愛恨糾葛 5|肌肉修復快

不少研究指出,在月經週期的特定階段,女性的肌肉修復能力會有所變化。在濾泡期初期(月經剛結束之後),雌激素濃度較低時,身體對於蛋白質的利用效率會比較高,肌肉合成、修復的速度也可能會加快。這意味著:在這個時期進行重量訓練,肌肉組織的重建、成長的效果可能會變得更好。雖然存在著個體差異,但仍然可以把這段時間當作提升肌力的好時機;懂得順應身體的節奏,並選對時機加強訓練,比一味的硬撐更能創造理想的進展喔!


▲在月經週期的特定階段,女性的肌肉修復能力會有所變化。圖片來源:Pinterest

愛恨糾葛 6|情緒性進食

月經週期不僅會影響生理狀態,也容易引發過度的情緒反應,進而出現「情緒性進食」的現象。經前症候群帶來的焦慮、憂鬱與易怒,讓許多人會不自覺的透過「吃」來尋求慰藉,甚至出現深夜暴食、邊哭邊吃等行為;這些往往都不是源自於真正的飢餓,而是情緒驅動下的反應。如果只靠飲食控制來壓抑,效果通常十分有限;真正的關鍵在於學會情緒調節,才能從根本改善這種進食模式。


▲月經週期不僅會影響生理狀態,也容易引發過度的情緒反應。圖片來源:Pinterest

愛恨糾葛 7|是「水腫」不是胖

月經來潮時,體重突然上升、褲子變緊是許多女性的共同經驗,但這大多只是因為水分滯留而導致,並非是脂肪堆積!荷爾蒙變化會影響腎臟對鈉、水分的調節,黃體素更會促使身體保留水分,導致腹部、胸部與四肢出現腫脹反應。真正的脂肪累積需要長期的熱量過剩才會形成,而經期增加的水重往往會在月經結束後就自然消退。只要明白這一點,就能避免被短暫的體重起伏給誤導,並將專注力放在長期的健康管理上,才是真正決定瘦身成果的關鍵。


▲經期增加的水重往往會在月經結束後就自然消退。圖片來源:Pinterest

愛恨糾葛 8|基礎代謝波動

女性的基礎代謝率會隨著月經週期而產生變化,幅度約 5-15 % 左右。在黃體期(排卵後到下次月經來潮前)時,基礎代謝率會上升,身體消耗的能量也會隨之增加,因此許多人在月經前會特別容易感到飢餓。這段期間一旦攝取過多的熱量,體重依然有可能會增加;而在代謝率相對較低的卵泡期中,如果能夠把握時機調整飲食、生活習慣,減重的成效就會更加突出。懂得利用生理上的差異,才能真正發揮減重的最大效益,逐步打造出理想中的體態。


▲女性的基礎代謝率會隨著月經週期而產生變化,幅度約 5-15 % 左右。圖片來源:Pinterest

愛恨糾葛 9|飲食策略衝突

減肥飲食的策略往往與生理週期的需求相互矛盾。經前期,身體需要更多碳水化合物,但飲食計畫卻要求限制澱粉;生理期需要適量補充鐵質,但紅肉的熱量又偏高;想要避免水腫,月經來潮時卻更容易渴望鹹食⋯⋯這些「衝突」讓減肥的執行過程變得困難重重,也會帶來滿滿的挫折感。與其死守規則,不如順應週期的變化並做出彈性的調整,在滿足需求與控制熱量之間找到平衡,才能讓減重之路走得更長、更遠。


▲減肥飲食的策略往往與生理週期的需求相互矛盾。圖片來源:Pinterest

愛恨糾葛 10心理落差造成自我否定

生理期帶來的身體變化,往往會讓減肥中的女性產生強烈的心理落差感。體重數字上升、食量失控、運動力下降⋯⋯都容易引發「我又失敗了」的自我否定。一旦這樣的情緒持續蔓延,不只會削弱減肥動機,甚至還可能讓人放棄計畫,或是採取極端節食的手段來補償,對身心造成更大的傷害。只有學會放寬心,接受這些正常的生理循環並做出適度的調整,才能徹底擺脫否定自己的惡性循環,實現健康與體態的穩定平衡。


▲生理期帶來的變化,往往會讓減肥中的女性產生強烈的心理落差感。圖片來源:Pinterest

大家在生理期的過程中,有沒有曾經因為體重、食慾而感到挫折呢?歡迎留言跟小編分享呦!

共有 1 篇留言
Tasha Yeh
2025-09-03 23:15
| 回覆留言 |
訂 閱 電 子 報

掌握第一手國內外美妝新聞、美妝試用、美容保養、流行穿搭、瘦身運動、名人推薦、及最多專業編輯與素人體驗活動的試用報告!

為提供更佳優質內容,本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優化閱讀體驗,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相關政策,更多資訊請參閱 隱私權聲明服務條款
我知道了
Top